‘
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期间,在南京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江苏地处长江下游,是传统江南文化的核心区,也是长江三角洲最精彩的乐章。讲好江南故事,是我们保护传承和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途径。
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双子星”
五千年前几乎覆盖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良渚文化,不仅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稻米、蚕丝绸、最精美的玉器,还有高水平的水利、城垣系统以及早期的文字和礼制,充分证明了长江文化是与黄河文化并列的中华文化发祥地。
江苏所处的长三角地区,得天独厚,是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交汇点,也是中国传统地理格局中东西大通道长江与南北大通道大运河的交汇点。自隋唐起,江南更是作为中国文化的新中心,与以长安、汴京、北京为代表的北方都城文化相对应,成为中国文化星空中的璀璨星辰。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千余年来,江南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人心中的理想国。以苏杭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既是中国诗歌、绘画、戏曲中最热门的话题,也寄托着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全部向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如果说长江文化是水的文化,那么江南文化则更是将水的灵秀与坚韧发挥到了极致。尤其在社会安定时期,江南是文化昌明、百姓富庶的天下粮仓,为全国提供着大量的赋税。仅乾隆中期,在朝廷大约2000万两白银的年财政收入中,光扬州两淮盐商缴纳的盐税就高达500万两以上。而当民族矛盾激化之时,江南又往往成为民族复兴的基地。水一样柔美的江南以水滴石穿的坚韧与刚性,保存和延续了汉文化的火种。也正因为这样的历史积淀,江南在中国历史上被赋予极高的文化地位和政治地位。
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研究长江文化问题,并提出“长江文化具有强烈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上古时期,在长江流域首先发展起来的氏族部落,形成三个不同的文化系统,即以三峡地区为中心的大溪文化,中游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和下游的青莲岗文化、良渚文化。再往后,又形成从上游的巴蜀文化到中游的荆楚文化,再到下游的吴越文化。从内容上看,长江文化还包含信仰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礼乐文化、水利文化,以及各类令人眼花缭乱的诗歌、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
长三角文化是长江文化的杰出代表。长三角文化认同的基础,在于共同的江南意象。因此,江南并不完全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主要是指地理上的江东,也就是长江下游的平原地区。地处江苏北部的扬州、淮安与杭州湾一带的杭州、绍兴一样,都属于文化上的江南。其根本原因一是地理上北纬30度左右,以平原和江南丘陵为主的地形,形成共同的气候特征和地貌植被,既四季分明,却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二是相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便捷的交通,造成风俗习惯的趋同。
文化是有生命的,是在不断生长的。长江文化不是考古发掘中的文物和标本,而是与时俱进的活态文化。千百年来,江南文化就像浩荡的长江一样,不断奔涌前进。“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南文化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载体和内容。上溯到良渚文化、青莲岗文化,以及后来的吴越文化、楚文化,直到宋元以后的江南文化。到了近代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工商业文化、革命文化。这里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摇篮,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还是新四军主要活动区域,在江苏凝聚成雨花精神、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和恩来精神。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浦东开发、长三角一体化纳入国家战略之后,长三角文化更被赋予新的内涵,如小岗村的大包干精神、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就江苏而言,有乡镇企业的“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等,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我们要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之成为新时代的坐标。
突出特色,为伟大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城市是文化的聚集地,也是文化创新的“发动机”。
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说,“扬州以园林胜,苏州以市井胜,杭州以湖山胜。”长三角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最集中的地区。截至2018年5月,中国共有135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长三角共有29座(上海1,江苏13,浙江10,安徽5),占全国的21.48%。长三角的地域占全国陆域总面积的3.73%,GDP占全国总量的23.5%。由于经济文化的双重底蕴和活力,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势头一直较为迅猛。在全国十大文化上市公司中,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占40%。历届中国文化企业30强中,长三角一直占据三分之一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目前国家已经启动了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相信不久还会启动长江文化公园建设。江苏作为全国经济最活跃、文化最发达的地区,理应走在前面,率先试点,建设长江文化博物馆,打造国家长江文化公园示范区,进一步讲好长江故事。
江南之所以在中国文化史上光彩闪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流连于江南的土地上,吟诗赞叹,挥毫泼墨,留下了彪炳史册的光辉篇章和精品力作。因此,鉴于长三角地区人文荟萃,文教昌明,经济繁荣,长三角区域各城市应当加快挖掘整理文脉的进度,并在细致整理本区域思想文化遗产的同时,创新讲好长江故事。尤其是对于江苏文化工作者而言,更应充分运用好所在区域拥有的大量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资源优势,主动创新理念,把握精髓,将地方的特色文化故事讲得更加生动、精彩。
一部江南史就是半部中国近现代史。此次习近平总书记来江苏考察,在参观张謇故居时称赞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楷模,并且指示要建设民营企业家教育基地。对此,建议在基地规划和建设时,除进一步宣扬张謇作为状元实业家的创业故事外,还应深入挖掘和展示其不折不挠的报国情怀及丰富的人生经历。
讲好今天的江苏故事,是新时期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即将开启“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更要着重讲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江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懈奋斗的生动故事,以文化人、以文励人,以精神的力量引领更多人为更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做出更大贡献。
李向民(作者为yh533388银河副院长,省重点高端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